最近儿科接诊了好几例积食的宝宝,三岁半的豆豆就是其中之一。豆豆脾胃差、常生病,最近还总是积食,豆豆妈妈担心影响孩子长身体,特意来儿科门诊调理治疗。
儿科主任王光耀为豆豆做了细致的体格检查后,决定为豆豆行捏脊疗法治疗。
豆豆妈妈一开始并不太接受捏脊疗法,总觉得不打针不吃药,解决不了豆豆的问题。经过王光耀主任耐心的科普,最终豆豆妈妈半信半疑的坚持了两个疗程,治疗期间豆豆的食欲越来越好,再也没有积食。
“晚上睡觉也比以前睡得香了,这段时间也长胖了2斤呢,中医真是神奇!”两个疗程结束后,看着豆豆的状态越来越好,豆豆妈妈开心地感叹道。
东晋名医葛洪在《肘后备急方·治卒腹痛方》中提到:“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,从龟尾至顶,乃止,未愈更为之”,这就是捏脊疗法最早的记载。经过1000多年的反复验证,捏脊的疗效早就被大众所认可。因为捏脊对疳积、厌食等常见的儿童胃肠疾病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,所以也称为“捏积疗法”。
●脾胃疾病可用捏脊来预防和治疗:不能完全消化形成积滞、厌食、消化不良可能引起腹泻。
●小儿卫外功能薄弱,阴阳不调,不能很好地抵御外邪。通过捏脊能够调和阴阳,健脾理肺,达到提高免疫力、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。
●中医有言:胃不和,则卧不安。捏脊能调理脾胃,使之正常运转。
●捏脊能预防遗尿、多汗。
①捏脊可以调节脏腑功能,尤其是脾胃。同时通过疏通经络,加强肝的疏泄功能,也能刺激各脏腑的背腧穴,疾病从而得愈。
②捏脊可以促进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机能趋向正常,消除病理变化,达到增强体质、增强免疫力治病保健的目的。
③我们知道脊柱既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,又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腑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,所以捏脊亦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影响。
④捏脊相应的背腧穴可以刺激大脑皮层,促进脏腑组织的功能得到恢复或加强。
⑤捏脊还可以影响丘脑、大脑皮质,促进大脑发育,使病变的神经肌肉组织得到恢复。
⑥捏脊更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,尤其是小儿消化系统的疾病,如积滞、疳症、腹泻、呕吐、厌食、营养不良等,都有显著的疗效。
⑦捏脊已通过实验证实,能促进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增长,可以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,从而提高免疫力。
⑧捏脊疗法同样可以治疗咳嗽、哮喘等肺部疾病能使胸廓呼吸肌的能力增强,增加肺活量,并改善肺功能。
①让小朋友俯卧于床上,暴露整个背部,保持平卧的姿势,力求背部平、正、肌肉放松。
②沿脊柱两侧由下而上从骶尾部开始,捏至大椎穴,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,由下而上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。
③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半卧位或俯卧位为宜,务使卧平、卧正,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。在捏脊的过程中,用力拎起肌肤,称为“提法”。每捏3次提一下,称:“捏三提一法”,每捏5次提一下,称“捏5提一”,也可以单捏不提。其中,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,“捏三提一法”最强。
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,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,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。
★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较好。捏脊一般在空腹时进行,饭后不宜立即捏拿,需休息2小时后进行。
★ 6日为一疗程,每日1次。预防保健每日捏脊一次,每次3-5遍。治疗脾胃虚弱,每天捏脊1-2次,每次8-10遍。
★捏脊适宜年龄以半岁至7岁为合适。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捏脊。
近年来的实验室观察证实、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、血浆蛋白、血清淀粉酶指数,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。
周口市开元大道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100米路南 电话:15936002120
版权所有: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383号 豫ICP备17025798号-1 技术支持 / 铭成医疗